10月28日晚间,莎普爱思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即莎普爱思滴眼液)一致性评价工作,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大,各研究单位有关工作暂停或进展缓慢,各医院伦理审查及合同审核时间较长,试验周期长,预计无法在原定期限内将评价结果上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申请延期完成一致性评价相关工作。
莎普爱思强调,“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存在无法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在三年内完成的可能;或存在公司申请延期完成一致性评价相关工作未予通过的可能;或虽完成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并上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也存在未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评审批的风险”,如出现上述情况,公司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药品批准文号将可能被注销或到期后不予再注册,导致该产品不能继续生产销售,将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神药营收贡献从77%跌至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历年财报发现,上市以来,苄达赖氨酸滴眼液一直是莎普爱思的“王牌”产品。
2014年-2017年,莎普爱思滴眼液产品分别实现营收5.07亿元、6.64亿元、7.54亿元和6.85亿元,占当年营收比重的66.19%、72.02%、77.02%和72.95%,尤其以2016年最为突出,营收贡献占比高达77%。
此外,莎普爱思滴眼液产品的毛利率相当可观,2014年-2019年,其滴眼液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94.68%、95.29%、94.59%、93.55%、92.65%和92.13%,均超过92%。
然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降到了3.25亿元;2019年-2020年1-9月,莎普爱思滴眼液的营收下降至2.32亿元和0.87亿元。
久拖未决的一致性评价
作为王牌拳头产品,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能否通过一致性评价工作,将决定着莎普爱思的生死存亡。
公开资料显示,莎普爱思的通用名称是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生产商声称其适应症是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属于非处方药品(OTC)。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历年年报发现,莎普爱思早就于2016年启动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委托杭州百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
从2016年至今,长达四年之后,莎普爱思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临床研究从2020年4月才正式启动。
对于莎普爱思苄达赖氨酸滴眼液一致性如此久拖不下,国内某上市公司药物研发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莎普爱思的苄达赖氨酸滴眼液一致性评价这么长时间未能完成,应该是评价实验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大概率是疗效数据不显著。”
创始人套现10亿离场 莆田系接盘
就在公司面临风雨飘摇之际,今年5月,莎普爱思创始人,原实际控制人陈德康却已通过股权转让等形式,套现逾10亿从公司脱身,并于8月,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
而上市公司新实际控制人,林弘立、林弘远两兄弟,背后则是"莆田系"林氏家族。这次转手不久,莎普爱思就豪掷5亿元现金,高溢价收购了林氏家族旗下的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莎普爱思称这次收购延伸了公司产品链布局,但也因此遭到监管部门两度发问询函过问。
根据最新披露的进展公告,该医院目前已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营业执照》。